舒兰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关注全省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工作交流
TUhjnbcbe - 2024/10/4 17:14:00
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着力破解“九龙治水、条块分割、权责失衡、力量分散”的基层治理顽瘴痼疾,按照省委部署,我省率先改革创建了省市县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省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日前召开的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暨全省“基层建设年”动员部署会议上,四平市、白山市、梅河口市、舒兰市、农安县合隆镇、延吉市北山街道、松原市宁江区伯都乡杨家村、东辽县白泉镇新城社区等8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现予刊发,供全省学习借鉴。

党建赋能治理增效

让党旗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四平市委书记郭灵计

物业治理是基层治理的难中之难。四平物业治理起步晚、基础差,物业服务领域矛盾纠纷不断,群众反映十分强烈。我们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重要指示,坚持党建引领、精准施治、治建并举,全力破解物业治理这个“天下第一难”,坚决圆百姓一个“安居梦”。

一、坚持党建引领,变“满盘沙”为“一盘棋”。针对基层治理“九龙治水”、政出多门问题,我们从顶层设计入手,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形成“1+1>2”的治理效能。抓纵向贯通。将物业治理作为“书记一号工程”,由我负总责,召开12次专题会议部署推进,25名市级领导、49名处级干部作为“小区长”“路长”开展包保服务,构建了纵向到底责任体系。抓横向联动。定期召开物业治理联席会议,对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80余项工作进行整合,按照“五化”工作法制定“五清单”,拧紧了横向到边责任链条。抓力量下沉。建立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长效机制,把所有党员都编入社区网格,深度参与小区治理、志愿服务,成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中坚力量。

二、坚持精准施治,变“老大难”为“风景线”。破解物业治理难题,最关键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引领作用。我们把工作堵点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推动基层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突出红色引领,破解“活力不足”问题。构建“党建+网格”治理模式,组建“兼合式”党支部个,建设19个物业党支部、32个“红心物业”小区,城市社区基础网格党组织覆盖率达90%,打通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强化重拳整治,破解“物业乱象”问题。针对垃圾乱放、车辆乱停、设施损坏等乱象,我们充分发挥社区网格作用,走访居民余户、征求意见余条,依法办结物业企业乱收费等一批典型案件,对群众意见大、多次整改不到位的5个小区重新选聘物业企业,有效破局物业治理混乱难题。实施分类定级,破解“质价不符”问题。聚焦物业乱收费、服务不达标等问题,我们首创“五星分类、五级收费”模式,对个物业小区进行等级评定,抽调90名公职人员开展物业评级督导检查,实现服务质量、业主满意度双提升,物业服务集体访投诉减少90%。

三、坚持治建并举,变“当下治”为“长久立”。注重破立并举、标本兼治,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党建引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健全法治保障体系。制定《小区物业管理规定》等地方性法规,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筑牢了法治保障。健全协商共治体系。完善街道、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共治机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通过物业接管、业主自管、社区代管等方式,全市个弃管小区全部“清零”。健全双向监督体系。制定《物业管理监督规定》,既监督物业服务情况,又监督业主拒缴物业费、私搭乱建等违规行为,推动物业治理迈上规范化轨道。

推进乡镇综合执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农安县合隆镇党委书记林青远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是一直困扰我们基层的难题。按照全省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合隆镇持续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加强综合行政执法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取得明显成效。

一、突出“三个整合”,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确保“有人干事”。为避免“政出多门、九龙治水”,防止执法过程中“各弹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合隆镇认真落实机构改革要求,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有效提升基层执法效率。一是整合执法机构。将原行政执法、国土、规划、农业农村、安监等部门的执法队伍,“打包”划转至新成立的综合行政执法队,基层执法变“单打独斗”为“握指成拳”。二是整合执法力量。坚持“编随事转、人随事走”,执法人员编制同步下沉基层。整合后,执法队配强25名编制内人员,配备24名聘用制人员,设队长、支部书记1名,副书记1名,副队长2名,内设5个中队。三是整合执法权限。整合城市管理、规划建设、农林水利等8个领域执法权限,统一交由综合行政执法队集中行使,从根源上解决了“力量分散、各行其政、多头管理、效率偏低”的问题。机构健全了、队伍壮大了、职责明确了,开展治理、查处违法“腰杆子”也硬起来了。

二、着眼“三个规范”,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水平,确保“有章理事”。执法队伍组建后,合隆镇突出加强执法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队伍的实战化、规范化、效能化水平。一是扭住培训“牛鼻子”,坚持实战化练兵。采取跟班学习、专题讲座等方式,先后组织培训5次,编制内人员全部取得执法证。二是绘制业务“流程图”,坚持清单化办案。采取“五化”工作法,重新梳理了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告知、决定、送达、执行和案卷归档等各个业务流程,明确项执法权限清单。三是筑牢自身“防火墙”,坚持规范化执法。建立案件评审、执法质量考评、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案件办理过程监管,有效提升了依法履职能力,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树立了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三、强化“三个保障”,加强综合行政执法支撑,确保“有资源办事”。统筹用好各种资源,激励执法人员担当作为,确保队伍安心安身安业。一是强化经费保障。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工资纳入财政统一划拨,购置执法人员服装、各类执法装备和15台执法车辆。二是强化阵地保障。建设独立办公用房平方米,改善办公条件,配齐办公设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三是强化机制保障。建立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与各业务部门协作机制和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机制,启动建设数字化综合行政执法平台,实现行政执法便捷高效、规范透明,有效提升了执法效率。

合隆镇综合执法队伍成立以来,共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检查余次,收缴违规用品余件,完善市政设施90余处,清理僵尸车辆40余辆,收缴拆除破旧广告灯箱站牌余块,规范牌匾余个,拆除违法建筑物50余处,有效改善了城镇环境,基层综合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党委统揽全域统筹

构建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白山市委书记谢忠岩

白山市委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紧扣践行“两山”理念,聚焦解决“九龙治水”、权责失衡、力量分散等问题,系统构建领导体系、权责体系和标准体系,做到统得起、抓得紧、落得实。

一、统一思想认识,推动理念重塑,实现认识从局部到全局的转变。强化政治统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纳入“第一议题”、写入市委五年目标。强化书记带领,依托“书记一号工程”,市县乡党委书记三年领题破解动权力、动体制、动利益难题个。强化导向引领,召开年重点任务调度推进会议,部署三月攻坚和春季会战,促进各级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推动力度明显加大;聚焦城市建设管理难题,实施“考、比、问”三项机制,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

二、统一领导体系,推动体制重构,实现体制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组建治理机构,率先在市及县(市、区)构建统一领导体制,整合部门力量协同抓治理,形成统揽有力的领导体系。抓实治理任务,重点深化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新增事业编个、补充行政编66个,制定街道(乡镇)职责清单、权责清单、执法清单项。破解治理难题,突出市区一体,推动环卫、园林等市级职责集中下放浑江区,84名城管执法队员、余名环卫工人下沉街道;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入手,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解决各类难题2万余件;部署推进社区(村)“一网通办、一表通用”,解决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信息孤岛、重复填报等体制机制问题个。

三、统一调配资源,推动力量重整,实现力量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整合部门力量,推行市长公开电话“四诉四办”10秒应答、社区“一拨就灵”即接即办,方便群众办事;强化党建带群建,组织工青妇力量抓服务,暖心公交等举措惠及群众10万余人;统筹党建、综治、应急等系统信息资源,试点创建“党建引领·平安智慧小区”新模式。整合基层力量,落实“”选育工程,推动人担任村(社区)第一书记;构建“三长两业一户”协同联动体系,率先实现警网融合全覆盖。整合社会力量,探索专业公司接管、国企兜底等方式,推动无物业小区动态清零;3.4万名群众、7.1万名志愿者常态参与基层治理。

四、统一步调行动,推动要素重组,实现要素从分割到融合的转变。规范落实基本标准,推动城乡治理两个标准体系达标创标,扎实推进BTX建设,打造长白山BTX实训中心。扎实开展基本活动,常态长效为群众办实事,集中征集、分级认领解决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实事件;开展“组织聚力暖白山”主题活动,“两节”期间办好事实事3万余件。融合打造基本阵地,创建吉林两新党建“长白山红色孵化基地”,探索破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难题,打造鹏翔物流、江源电商直播孵化基地等示范点。

明责赋能做强“枢纽”

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整体水平

延吉市北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新宇

近年来,延吉市北山街道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市关于简政放权相关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基层治理“枢纽”“主轴”功能,明晰权责、转变职能、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强化职责定位,使基层治理强起来。把构建权责统一的基层治理机制作为明责赋能的切入点,深化落实街道管理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确保基层治理权责清晰、坚强有力。一是改革机构转职能。按照“4+3”模式调整街道内设机构,增加2个领导职数、12个行政和事业编制,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配强工作力量。二是建立清单明权责。按照全省统一的《街道职责清单》,结合实际梳理街道职责项,建立权责清单24项、行政执法事项清单19项、行政审批服务清单55项,同时取消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任务,切实厘清权责边界,强化治理职能。三是工作准入减负担。严格落实街道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梳理准入事项78个,减少不应由街道社区承接事项20个;坚持“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新增划拨工作经费5万元,街道社区实现减负增效。

二、强化统筹协调,把治理资源用起来。将基层治理功能平台建设作为明责赋能的着力点,不断强化街道统筹协调功能,确保赋予街道的权力和职责接得住、用得好。一是搭建“四个平台”。规范街道党群服务、便民服务、行政执法、综合治理“四个平台”职责,健全完善市、街道、社区、网格联动运行机制,市执法、城建、市场等职能部门资源力量有效下沉街道。二是落实“五项权力”。实行“市属、街管、街用”和“市直部门积分制管理”两项制度,街道行使人事考核、选拔任用征得同意权50余人次,行使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征求意见权共9类15件,街道统筹功能显著提升。三是实行“五步工作法”。创建“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云平台,确定“吹哨报到”职责清单32项,明确事项流程图和说明书,采取“诉求收集—分析研判—吹哨报到—验收评价—整理归档”五步工作流程,解决问题件,有效整合资源,凝聚治理合力。

三、强化惠民服务,让群众满意度高起来。把为民服务作为明责赋能的落脚点,努力把街道社区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一是健全服务网络。建成街道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2个、网格党群服务站61个,设置邻里互助点65个,实现便民服务阵地全覆盖、无死角。二是充实服务力量。建立三千人规模的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队伍,常态化开展巡查工作和领办代办服务,在网格发现解决各类问题件,实现即接即办。三是延展服务事项。在丹山社区部署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将64项政务服务事项延展至社区,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服务满意率达到98%,有效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突出党建引领聚焦民生福祉

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梅河新区党工委书记、梅河口市委书记王爱明

梅河口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紧扣梅河新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定位,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幸福美好现代化城市,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以BTX建设为引领,有力夯实民生服务基础。坚持把BTX建设与中心任务、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建强标准化服务体系。实施党支部“强基提质”专项行动,加强五级组织体系建设,建立网格党支部个、楼栋党小组个,推动组织体系由乡镇、街道向社区、村屯延伸。二是打造特色化服务模式。实施街道社区便民服务提升工程,打造政务便民、物业监管以及“一老一小”照护、创业就业帮扶等“10+N”便民服务体系,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在了群众心坎上。三是健全常态化服务机制。建立书记和市长“民情直通车”、街道书记接待日及社区书记服务周制度,落实四大班子包保街道责任,形成民意收集、问题调处长效机制。

二、以满足更高层次民生需求为目标,全面提升民生服务质量。认真落实景俊海书记提出的“梅河口高质量发展,必须是全面发展、科学发展、高标准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要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生态城、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着力打造中国美好城市。一是做实普惠民生。聚力打造区域医疗、教育、文体“三个中心”,医院,让群众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组建未来教育集团,引进百名高层次教育专家人才;集中打造占地2.14平方公里的文化设施和体育公园。二是抓好热点民生。坚持问需于民,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成立国有企业接管无物业老旧小区、自来水公司和问题突出供热企业,实施铁北区域供水改造,彻底解决5万多名居民40多年的二次供水问题;建设出租车之家和53个智能化封闭式公交驿站,设立便民早餐点,旅游公交线路免费乘坐;开设市民食堂,为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群体提供就餐补助,中央媒体多次报道。三是稳定长远民生。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鼓励党员干部带头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领办、帮办、招办市场主体。打造乡镇一条街、农产品大集,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让更多农民享受现代化城市生活。

三、以强化要素保障为支撑,切实增强民生服务能力。一是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始终把为民办事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坚持专题研究、定期调度、清单落实,形成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二是着力强阵地、深赋能。投资1.2亿元,新建2个平方米以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个党群服务站,打造党群活动、政策宣讲、民意收集等“八合一”平台,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三是突出建队伍、保经费。选派乡科级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连续2年招录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社工岗”人。定向招录事业编党群服务站站长50名,选拔名楼长,落实每人每年1万元工作补贴。提高社区“两委”成员和“社工岗”工资标准,与事业单位同等享有社保、医保等待遇。

夯实筑牢战斗堡垒

以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治理“末梢神经”

松原市宁江区伯都乡杨家村党总支书记黄艳雨

杨家村距松原市区15.5公里,面积7平方公里,全村户、人。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抓党建、抓民主、抓发展、抓平安、抓服务,引导群众由“冷眼看”到“热心干”,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一、熄灭“冬天里的一把火”,矛盾解决了、村民心齐了。以前的杨家村,支部软弱涣散、干部敷衍了事、群众心有怨气,邻里之间经常因矛盾纠纷相互点燃柴垛引发冬季失火,最多时候一个冬天着了多场火,消防车干脆停在村里不开回去了。我当上村书记后,带领村“两委”班子把解决“放火”问题作为扭转局面的突破口。值班村干部每天巡村,还把各家柴垛集中堆放在一起,这样谁也不敢“点火”了。同时,组织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村民代表成立“顾问团”,挨家挨户帮助村民“消气灭火”,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纠纷,百姓心气顺了。我们趁热打铁,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定期开展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还建设了文化广场、党群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群众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支部的凝聚力更强了。

二、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产业壮大了、村民有钱了。杨家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四难村”,村路泥泞“出行难”、靠天吃饭“灌溉难”,理念落后“发展难”,村民没钱“生活难”,村里负债多万元,村民穷得叮当响。不改变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就不会迎来腰包鼓鼓的“共同富裕”。我们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在上级组织部门的倡导下,决定由村党支部领办种植合作社,建立村党组织与群众的利益联结纽带,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合作社采取“六统一”经营模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赢得了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支持,入社群众从最初的27户发展到现在的户,占全村总数的95%,年分红万元,入社群众每公顷分红达到2.35万元。群众的笑脸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在发展第一产业基础上,我们又打造了集果蔬采摘、垂钓娱乐与餐饮民宿为一体的农业休闲示范园区,年接待游客3.2万人次,可为村集体和村民创收82万元,杨家村也从当初的“穷窝窝”,变成了群众安居乐业、游人慕名而至的“香饽饽”。

三、实行网格化管理,服务到家了、村民高兴了。为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村民百姓,我们探索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实行网格化管理,每20户设置一个网格员,专门搜集群众诉求上报联络员,为村民开展道路安全、劳务用工等“5+N”服务,把服务做细做实。我们还创新建立以村网格为基础的“炕头”党小组,坐在百姓“炕头”上传播党的声音、传递党的关怀。建立“杨家小微”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注全省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工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