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青山林长绿——舒兰市林长制试点工作纪实
近日,舒兰市水曲柳林场林长制网格长在林场巡护中发现一只受伤的长耳鸮,将其送到野生动物救助站伤愈后放归山林。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长耳鸮被发现,说明舒兰市野生动物出现频率逐年增加,舒兰市森林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这期间,舒兰市党委主要负责人在吉林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视频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吉林市全面推行林长制现场会在舒兰市召开。长耳鸮被发现和两个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舒兰市林长制试点工作取得成就,获得了吉林省和吉林市的认可。
基于舒兰市一直以来在清收还林、乡村绿化、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等森林保护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去年7月,舒兰市被省里确定为林长制试点县市,随即启动了林长制试点工作。一年多来,舒兰市各级林长和网格长在巡护中发现和处理破坏森林资源问题起,打造了“可学习、可交流、可复制”的森林防火样板县建设工程,迅速有效地处置了去年11月中下旬强雨雪大风冰冻天气给森林资源造成的重大损失,高质量完成今年“七边”环境整治中的“林边”问题整改,有效提升了森林资源保护能力。
一年多来,舒兰市林长制试点工作在“林”字上精准发力,在“长”字上履职尽责,在“制”字上探索创新;建立了林长制组织、制度、目标、责任四大制度体系,完成了省里下达的集体林和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网格化管护两个试点课题。组织上,舒兰市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设立林长人,三级党政负责人担任林长;同时将全部林地科学划分成个网格,聘用了个网格长。制度上,舒兰市健全了档案管理、信息公示、巡林、信息通报、警示督办、会议、工作考核等7项制度。目标上,舒兰市制定了保护目标和建设目标,其中建设目标是到年舒兰市森林覆盖率增长到53.4%,森林蓄积增长到.万立方米。责任上,舒兰市建立了各级林长工作责任制和20个联动部门责任制,实行了“一林一警”,每个乡(镇、街)配备了1名警长及1名警员,加强涉林刑事案件查处力度。
制度体系离不开数字化管护信息系统,二者相辅相成。为此,舒兰市在林长制指挥中心建设了拥有“八大模块”(林长信息管理、森林经营规划、巡林监管研判、森林防火预防与监测管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管理、陆生野生动植物监测管理、重点公益林管理、营造林管理)的系统平台,为全体网格长配备了手机巡护终端,实现了林长制信息化智能化,提高了林长制工作效率。
在制度体系和信息系统的推动下,舒兰市林长制集体林和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网格化管护两个试点课题有效推进,通过聘任专职的网格长,补齐了集体林过去没有专人管护和经费不足的短板;通过建立县级区域、林场区域、若干网格长管护三级网格,实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网格责任全覆盖。
来源/江城日报
编辑/于雪
责编/王健安
编审/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