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羽:如何解读20到30年后才买得起房
乾羽(江苏 教师)住建部*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近日表示,中国需要20到30年时间达到让民众“买得起房”的目标。陈淮称:“中国住房严重短缺,就算房子不要钱,4套房子也变不成70套。”当房价走向依旧不明朗,房市调控正处于胶着状态时,这样的信息显然会影响到公众的信心——既然买得起房可能需要等待20到30年,这个漫长的时间是否也就意味着现在的调控可能效果不明显?这种推理后的结论,显然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也是不能认同的。解决买房问题到底需要多少年?这其实是一个事实判断。一方面,我认同陈主任所说的,这的确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国的人口基数,以及城市化的进程都决定了房地产市场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属于卖方市场。但另一方面,其判断的依据是现在的情形与数据,而事实上,市场在变化,*策也在变化,以现有的数据和形势去判断事情的发展不一定客观与准确。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是,并非所有人的住房问题都应该交给市场去解决。既然,住房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一个必要基础,而商品房的房价注定了很多低收入者买不起房子,那么社会就应该承担起让这些人安居的责任,以保障性的住房构建起这些群体的幸福生活。因此,所谓等到20年、30年后才能让民众买得起房可以看成是一个宽泛、假设的命题,因为很多群体的住房无需、也不应该交给市场去解决,他们可以通过保障性住房的*策实现住房梦。20年到30年的界定未必准确,但也充分说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之大。这种难度是一种压力,说明了解决问题之难;但这种难度也应该成为一种动力——住房梦是经不起太长等待的,民众的住房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幸福感受,必须加快住房市场的改革,完善保障性住房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