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十一五863计划海水设施养殖与病害控制重点项目通过验收焦点中国养殖niyy4vij
TUhjnbcbe - 2020/6/12 11:12:00

“十一五”863计划海水设施养殖与病害控制重点项目通过验收-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3月31日,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办公室在广州召开“十一五”863计划海水设施养殖与病害控制重点项目验收会。科技部农村司郭志伟副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科技部农村司、农村中心相关负责人,来自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广东省水产协会、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等科研单位和产品应用方的管理、技术和财务专家,以及项目专家组成员和各课题主持人60余人参加了会议。该项目由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等14家单位牵头组织实施。验收专家组在听取项目验收总结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审查了项目验收总结报告,经过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认为该项目针对我国海水养殖产业面临的发展难题,围绕我国海水设施养殖及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历经五年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项目建立了深水箱装备技术研发平台。完全实现了深水箱自主设计制造国产化和产业化、多元化,加速了我国海水箱养殖产业现代化进程,箱工程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水箱养殖成套装备平均价格从2005年的9万元下降至2010年的4万元,技术优化效益达56%;抗台风能力提高至14级;项目技术支撑下,单位水体产出卵形鲳鲹达等品种比“十五”期间平均增产达22%-36%,达25kg/m3。在台风多发南海区渔村经济合作社建立了多个超500箱规模的深水箱养殖示范基地,年平均纯收入均超1.5亿元,出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项目创制出我国首台深水箱养殖远程多路自动投饵系统装备。构建了箱主养品种生长模型,开发出首个海水箱数字化养殖IT管理系统;突破了数字控制、多路配送、空气动力等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离岸箱养殖集群管理、定点给饵、按需分配、远程输送等难题,为深水箱数字化养殖实施提供了解决方案,大幅度提升了海水箱养殖生产效率。标志着我国海水设施养殖装备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具备了深海远海设施养殖工业化生产能力。项目获得我国首个海水鱼疫苗国家新兽药证书,建成了我国首个通过GMP验收的渔用疫苗中试基地。通过对哈维氏弧菌、鳗弧菌、拟态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嗜水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等7种病原研究,获得预防弧菌病、迟缓爱德华氏菌病的疫苗13种,新构建了疫苗8种,对石斑鱼、大*鱼、真鲷、鳗鲡等4种鱼类对哈维氏弧菌、鳗弧菌等单一病原人工感染的相对免疫保护率达50%—100%,平均相对免疫保护率为82.3%。在广东、福建、海南等省份25个养殖试验点对12种养殖鱼类(石斑鱼、大*鱼、卵形鲳鲹、黑鲷、*鳍鲷、真鲷、海鲈、龙趸鱼、芝麻斑鱼、日本鳗、欧鳗、美洲鳗等)进行苗种浸泡、口服为主的小型田间试验,免疫鱼苗降低死亡率5%-38.5%,平均降低死亡率18.69%。疫苗的开发与应用,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项目成果丰硕。近五年来,该项目建立了海洋工况信息采集、数值模拟、养殖管理决策模型、自动控制养殖装备集成、人工生态调控、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疾病控制等关键技术72项;创制11种类型新型深水箱、5种类型关键配套装备、4种新型筏式养殖系统、8套工厂化养殖工艺技术装备、26种诊断试剂盒、13种试验用疫苗、5种免疫增强剂;建立海水设施养殖和病害防治的技术示范与产业化基地56个;推广多种类型深水箱1771只;建成工厂化闭合循环养殖系统8座,养殖示范面积50400m2;推广海域生态型人工鱼礁设施39座,人工鱼礁生态调控区达779公顷;构建新型抗风浪筏式养殖设施4套,筏式养殖示范区面积达467公顷。项目累计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1篇,出版专著8部;申请发明专利245项,获授权49项;制定技术标准及规范79项,其中国家标准5项、地方标准5项、行业标准5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件;获得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1个,兽药GMP证书(疫苗)1个;培养研究生352人;核心示范区面积2357公顷,推广面积12485公顷;项目技术示范与成果转化新增产值52.46亿元,转让技术成果6项,转让收入1430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设施养殖是我国海洋鱼类生产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国沿海渔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及基本生产方式。我国沿海有超过400万渔民从事养殖,服务于养殖的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海水设施养殖与病害控制相关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有效拓展我国海水养殖空间,提高海洋农业经济的效能,舒缓我国土地资源的压力,改善近海养殖环境。为我国水产养殖高效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一五863计划海水设施养殖与病害控制重点项目通过验收焦点中国养殖niyy4vi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