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鑫拟任上汽总裁:自主舵手再度临考
4月28日,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发布陈志鑫在内的上海4位干部任前公示。当时上汽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曾几度提出盈利计划,2012年提出的1000万利润目标和2013年提出的5000万辆盈利目标,最终均与盈利计划失之交臂。
范文清4月28日,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发布陈志鑫在内的上海4位干部任前公示。所谓任前公示是根据《**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而在干部任命前要走的流程。在这份公示中,表示陈志鑫拟任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今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整体继续下降了2.4%左右,陈志鑫分管的上汽自主品牌逆市实现微增长。根据上汽集团此前发布的规划,到2015年上汽占乘用车公司的总体销量应该达到70万台,要全面覆盖主流市场的细分领域。不过截止2013年,上汽乘用车的销量仅为23万辆,销量远远落后于规划。上汽集团*委书记、总裁陈虹认为,上汽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品牌力不强,中高端产品难以被消费者接受。从上汽的销量报表可以看到:在上汽自主品牌的销量比例中,越往上销量越差,上汽荣威、MG的市场优势仅仅在A级和A0级市场,进入到A+级和B级车市场的产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销量。荣威950、750对销量的贡献微乎其微。由于销售数量均以A级以下车型为主,上汽在利润上也有遗憾,与大多数自主品牌一样,上汽仍面临投入和产出的尴尬。当时上汽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曾几度提出盈利计划,2012年提出的1000万利润目标和2013年提出的5000万辆盈利目标,最终均与盈利计划失之交臂。2014年,陈志鑫再次提出了盈利计划,而前期是,乘用车公司要顺利完成保底26万辆目标。但目前的形势看,上汽面临的竞争环境并不乐观。竞争对手在迫近在所有的产品系列中,上汽最成功的产品是荣威350,2013年上汽实现产销23万辆,其中50%左右来自荣威350。荣威350是上汽在车联上的一次尝试,首个在车联吃螃蟹的上汽乘用车,也为自己赢得了
车联
鼻祖的称号。作为自主品牌的后来者,上汽认为自己并不具备传统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上的优势,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上汽选择了车联。事实也证明,上汽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在车联技术的领先,并由此引领了一场汽车行业的车联革命。问题是车联是开放的技术,而上汽能花两年多时间取得领先,其他的企业也能花差不多的时间实现赶超。荣威350在车联上一炮打响后,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投入车联的研发。2014年北京车展,车联技术已是满地开花。高至法拉利、保时捷低至本田、现代乃至自主品牌,纷纷与百度、苹果、谷歌等公司合作,推出了自己的车联技术。按此情形发展,未来车联很可能成为车辆的标配之一。赶了个早集的上汽,必然会随着车联技术的普及,领先优势逐渐被减弱。此外合资企业产品下探,对上汽自主品牌影响也非常大。在前期,虽然上汽单车价格已与合资企业产品平起平坐,但在配置上,同样价位的产品上汽还是略胜一筹。而合资企业产品下探的第一步采取的就是增配不加价策略,如新产品替代老产品,虽然配置和技术提升,但价格并没有提升。目前除上海通用赛欧以外,大众也在谋划5万元左右的低端车,而与合资企业相比,在低端车上,上汽并不像其他自主品牌那样具备成本优势,这意味着,上汽如果为了扩大销量产品向低端走,并不具备优势。品牌与合资比仍有差距,成本与自主品牌比没有优势。而与几年前自主品牌在中高端没有布局不同,近年来,包括奇瑞、吉利、江淮在内的自主品牌企业,在经历了前期的失败,走了一段弯路以后,不约而同地在进行产品和品牌策略的调整,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形象,包括奇瑞的第二、第三代产品,吉利的二代产品等等,直接进入到与上汽自主品牌直面竞争的领域。高举高打的上汽自主品牌,为了与传统的自主品牌错位竞争,在点的设置上,也是以一二线城市为主。
作为中高端品牌,我们在一、二线城市的销量比例高于三、四线城市,而限购往往出现在一、二线城市,这对我们销量暂时的波动影响相对较大。
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蒋俊坦言。强攻天花板上汽乘用车公司将把品牌的调整和产品线的调整作为未来12个月中重中之重的事情。
用户存在品牌认知度偏差,短期内难以有根本变化。
陈虹认为短期内要赢回市场的信心,对包括上汽在内的自主品牌而言,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无论多么艰难,上汽都必须迎头去解决品牌的问题。在集团层面,陈虹决定设立专项资金,
全面启动品牌战略优化项目。而这个优化项目的核心,是要清晰定位荣威MG品牌在目标市场中所占据的相对的具备竞争性和差异化优势的位置,打造荣威MG简单而直指人心的品牌。
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在部署,包括品牌战略层面更精准的定位调整。一是要前瞻性地看到中国消费的迅速成熟,中国消费者的变化,包括在互联时代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将在未来几年成为消费主力等这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必须要在品牌层面上有相应的更精准的定位。
蒋骏说。而在产品层面上,蒋骏透露:
随着合资品牌的价格下探,我们并不是跟随着他们的
玻璃天花板
一直往下走,而是要向上调整。
合资企业产品具有优势背后是由其全球母公司实力的支撑,如同样研发一款车,如果仅仅针对某一个市场,规模效应肯定不如针对全球市场,而与合资企业相比,上汽同样可以发挥集团优势。按照陈虹的策略,未来上汽自主品牌之间要形成联手。上汽乘用车荣威、MG和商用车MAXUS大通,完全可以共享研发资源,同时还能共同开拓市场。如双方已经联合开发泰国市场,在海外市场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