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总第17期目录
美文情思
路志宽:盛世中华每天都是年
姜利晓:年画
杨小青:后街的狗子
姜利威:冬天最爱干菜香
孙淑英:女人的天空
于淑轩:化作春泥滋养大地
张玉华:父亲的味道
尹桂芝:红叶谷
高晓波:网友(小说)
诗意山河
纪洪平:东北风(外一首)
陈旭东:炉边
赵喜语:黏米饭(外一首)
王敬文:关东腊月情
王凤立:短诗一束
于献龙:寒英之歌
张弘:握住时光的手
孙迎春:母亲
高传博:冰凌花翘望春天
陈凤海:我在当地过大年
田海燕:大寒?腊八(外一首)
王双义:山音扣响春节的乐趣(外一首)
高淑范:烛泪
周玉杰:绿色之城(外一首)
孙立国:寻踪——丹东断桥记行
吴士平:雪地情思
匡博智:叶之静美(外一首)
罗震:把更多的冬眠唤醒
刘亚华:新年知道我在等你吗
李子良:查干湖
孙在梅:摘一朵雪花等春来
李冰:走进雪乡
毛钰添:长青树(外一首)
路志宽
在全国千余家报纸杂志发表作品余篇,共计余万字,获征文奖余次,作品入选余种年度官民选本。
盛世中华每天都是年作者l路志宽
儿时的过年,多是为了期盼一身新衣服,一顿好吃的美食。那时就是因为贫穷,所以一进腊月心中对这过年的期盼,就那样的强烈,恨不得一脚就能迈进除夕的门槛,好让自己期盼了一年的心愿顺利实现。小学时代的我们,一般在腊月十七八,就已经放了寒假,那时也没有什么寒假作业,更不用去上那些没完没了的补习班,所以疯玩就是我们那时最大的乐趣,也成为了现在心中最温暖而美好的记忆了。男孩子的游戏一般都是打陀螺、滚铁环、打弹弓、撞拐等,女孩子的游戏一般都是踢毽子跳皮筋藏猫猫等,不同的游戏,却有着相同的欢乐。如果遇到大雪,一场雪仗总是少不了的,雪地上大家疯跑着追逐着,用一个个雪球击打着,别看外面的气温低,但是心中的温度和身体的温度却是异常的高啊,暖暖的,有时还会汗流浃背呢!每次都是在大人们喊“停”声音的催促与号令下,才会恋恋不舍地停下来,此时大多数人的额头上都会有汗珠落下。那时的乡下,腊月和正月,都是乡村唱大戏的时候,为了衬托这过年的喜庆气氛,村里一般都会请戏班子唱大戏,这几乎是整个村子一年之中最最热闹的时候了,简简单单的舞台,锣鼓一敲,一场大戏就粉墨登场了,咚咚咚,锵锵锵……锣鼓声一响,刚才还热闹非凡的台下,顿时就会安静下来,一场好戏就这样拉开序幕。什么杨家将,包青天,什么对花枪,打金枝……引得村里是“万人空巷”。跟随着岁月的脚步,等到了除夕前后,那些红红的春联、窗花、年画、福字,都该贴上去了,说句实话,就是这样地一贴,这过年的气氛,立刻就浓了起来,那守门的秦叔宝与尉迟恭,还是岁岁年年的守护着乡下人家的安宁。在这众多的年画中,带鱼的年画,总是必不可少的,寓意是“年年有余”“富贵有余”“吉庆有余”。最热闹的要属年夜饭了。除夕傍晚,将准备好的新衣服穿在身上,于是小伙子帅气,小姑娘漂亮。对于我们这些小伙子来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年夜饭,是最幸福的时刻了。要知道,在那年月,不是所有的日子都会有肉吃的。那一刻大块大块地吃着肉,那小嘴啊,不一会儿,就是油晃晃的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它们用自己最直接的方式,诠释着乡下人家心中那难以抑制的喜悦,咚咔,噼里啪啦,咚咔,噼里啪啦,二踢脚和成串的鞭炮,相互交替着上场演出。一盏盏红灯笼,挑着我们童年最红的记忆。其实,美好就是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源自你心灵的认知与感悟。那时的年,是清贫的,但也是滋味最浓的。再看几十年后的今天的年吧,早已是换了一种模样,那时低矮潮湿的房屋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小洋楼与砖瓦房。当年最最常见的缕缕炊烟,也消失了踪影,什么电磁炉液化气沼气,代替了污染空气的柴禾,炊烟失去了自己的母体。一个个在外地打工归来的年轻人,都开着自家的小轿车。于是,小小的村子,倒成了一个大大的停车场,操着带点自己所住城市的口音,回到村子里相互问候。昔日的磕头拜年,被现代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