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的故宫,那是世界闻名,
而现如今的故宫博物院,
可以说半个都是他捐的,
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国家对不起他?
他出身贵胄门第,富贵无双才高情妙,
是民国四公子之一,
被世人称为:比国宝还要珍贵!
他的名字,你要么不知道,
只要知道了就永远忘不了!
他就是,张伯驹。
年3月16日,他出生于河南,
6岁时,就被生父过继给了张镇芳,
张镇芳可是光绪三十年进士,
袁世凯的兄嫂之弟,
袁世凯当上直隶总督后,让其主管盐*,张曾在袁世凯的支持下,创办了北方第一家商业银行:盐业银行,官财两运亨通,但两子女却先后夭折,所以便后来有了张伯驹这个继子。
而小伯驹确实也是个好孩子,
自幼就享有“神童”之誉,
7岁入私塾,9岁能写诗,
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
书架上的书,只要是他看过的,放在第几行第几本,他都能记得住,
后来,他被送入英国人办的书院读书,
与袁世凯的几个儿子同是校友。
从学校毕业后,他顺理成章的,
就被送进*阀曹锟、吴佩孚等部,
先后任过提调参议等职。可他却不喜欢从*为官,厌倦功名,不顾双亲反对,退出*界,从此过上写诗作画,看戏唱曲的生活。
他是富家子弟里的一股清流,
面若旦角,眉如柳叶,
待人温和,无丝毫戾气,
不抽烟、不喝酒、不*博,
不穿丝绸,长年一袭长衫,
饮食也十分简单,丝毫不讲派头。
生于封建年代,便离不开封建婚姻,
15岁时,父母之意媒妁之言,
他定了婚,对方是安徽督*家的千金,
但两人并没有感情。
第二任妻子,京韵大鼓艺人邓韵绮,
因他酷爱戏曲,便娶她做了二房,等结了婚,他才知道妻子染上了鸦片,
他厌恶鸦片,从此便疏远了她。
兜兜转转,终于邂逅了,
此生的挚爱:潘素。
潘素是前清状元宰相潘世恩之后,其母系出名门,13岁时母亲病逝,继母便将她卖到了上海风月场所,拥有闭月羞花之貌,还弹得一手好琵琶,她很快成为当红倌人,在当时的沪上有“潘妃”之誉。可旁人只识她的美貌,却不识她的内秀,她也以为将暗无天日地,在欢场中度过此生,直到她遇到了他……一见潘素,他顿时惊为天人,才情大发,提笔而就一副嵌字联:潘步掌中轻,十里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他将潘素比作“赵飞燕”和“王昭君”。才子佳人,顿时一见钟情,
而两人的热恋却激怒了,
已与潘素有婚约的国民*中将臧卓,
臧卓把潘素软禁在一家酒店里。
哪料到,他竟敢托朋友买通臧卓的卫兵,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孤身涉险“偷走”潘素。
不久之后,他就带潘素离开上海,
在她的家乡苏州迎娶了她。
至此,那位名动上海滩的潘妃成为历史,
她洗尽铅华,将往日的万种风情,
只与他一人听说,
那一年他37岁,她20岁。
婚后,他发现潘素绘画极有天分,
他是那个真正懂她的人,
他也成了她的伯乐,
去洗净那些蒙在明珠上的灰尘。
他带她访遍名山大川、
寻尽鸿儒雅士,在他的引荐下,
潘素21岁便拜名师学画花鸟,
山水、人物、花竹、鸟兽,潘素无不擅长,特别是山水,多用青绿,笔法直逼南宋,还曾三次与张大千联袂作画,最终成为一代著名画家。
就连张大千都赞叹她的画:
“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
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潘素画作欣赏:
从此,他们便夫唱妇随,
尽享诗画唱和之乐,
她何其有幸,邂逅了如此痴情的他,
不论你的出身,不论你的过去,
只要认定你,就愿意用爱滋养你,
愿意为你义无反顾,走过千难万阻。
夫妻“诗画唱和”作品
年,他到北京琉璃厂闲逛,突然,他在一家古玩字画铺,
看到了一个写着“丛碧山房”的横幅。
他一边赞叹,一边看落款,这一看,他着实吃了一惊,没想到竟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反复推敲无误后,他立马收了。从此,他就爱上了收藏,
还自号“丛碧”,将宅院命名为“丛碧山房”,
为了收藏他几乎散尽了家财,
别人都说他是“败家子”,
母亲也为此整天唉声叹气:
出去做官也不干,只知道花钱买字画。
张伯驹在丛碧山房花园内
可旁人不知道的是,
他收藏并不是简单的为个人喜好,
而是有着一个伟大的爱国情怀。
他说:
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
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
其实,我是历尽辛苦,
也不能尽如人意。
因为*金易得,国宝无二,
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国外。
《平复帖题跋》
《平复帖》是西晋文学家、
书法家陆机所写的一封信札,
这卷法帖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是国内现存的最古老的名人纸本书法墨迹,
也是现今传世墨迹中的“开山鼻祖”,
历代它都被奉为至宝,
在世界书法史上更是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它长23.8厘米,宽20.5厘米,
只有短短九行八十四字,
而且少有四字缺漏,虽不足一平尺,
却盖满了历代名家的收藏印记,
朱印累累,满纸生辉,
被尊为“中华第一帖”。
年,在他得知溥儒有《平复帖》后,
便再也睡不好觉了。溥儒是道光皇帝曾孙,恭亲王之孙,就在前一年,溥儒曾将,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卖于古董商,准备运往国外,当时他就大吃一惊,
赶忙给当时主*北平的宋哲元写信,
希望制止国宝流出国内,
但宋哲元接到信时,此画已被转卖到了英国,
致使这件国宝从此流失海外。
如今他是寝食难安,
深恐《平复帖》从蹈覆辙,
如果流失海外,将是千古之恨。
于是他立刻委托中间人向溥儒求购,溥儒说:20万大洋。他很沮丧,说:没这么多。他请到张大千说合:6万大洋,可否?但溥儒说:少20万不卖。到了年底,他得知溥儒急需用钱,但他又觉得这是乘人之危,开不了口。便请教育总长溥增湘出面,他说:我先借他一万元。没想到几日后,傅增湘说:溥儒要价四万,不用抵押。就这样他获得了此件宝物,他抱着《平复帖》两眼放光,可在那个战乱动荡年代,
拥有这么一件稀世珍宝,
不亚于在家埋了一颗定时炸弹。
年,上海各大报纸头条,
以醒目标题报道:
京城“怪爷”张伯驹在上海法租界,
被人连车绑去,下落不明。
绑匪狮子大开口,
索要万,否则撕票,
此时的他为了收藏真迹古画,
早已家徒四壁,根本没有现钱,
可在这生死关头,
他却悄悄对设法看望自己的潘素说:
家里那些字画千万不能动,
尤其是那幅《平复帖》,
那是我的命,我死了不要紧,
那字画一定要留下来,
如果要卖掉字画换钱来赎我,
那我宁可先去死。
就这样,这场绑架持续了近多天,
多天中,他随时有被撕票的危险,
众多富商名流也趁火打劫,
上门欲高价购买觊觎已久的国宝,
但他却始终宁死不屈,
绝不出让古字画来换取赎金,
绑匪最后也没办法,害怕人财两空,
于是将勒索金降价成20根金条,
之后,潘素想尽一切办法,
通过亲朋好友凑足了赎金,
最终他才得以获释,
一场轰动整个上海滩的绑架案,
历经天就此告终!
《游春图》部分
到了年,“末代皇帝”溥仪被俘,混乱中不少珍贵文物散落于民间,
《游春图》被北京一古玩商,
马霁川从东北觅得,
《游春图》为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所作,
是传世最古的卷轴画,
运笔精到,意趣无限,
有“天下第一画卷”之称,
也被全世界奉为“国宝中的国宝”,距今已多年,及其珍贵至极。
年他得到消息:
马霁川正为稀世珍宝《游春图》寻找海外买主,
这回,他又坐不住了,
立刻建议故宫博物院出面收购,
可是很长时间他也得不到回应,
日日担心夜长梦多国宝流失,
于是一天夜里,他杀到马霁川家,大吼道:《游春图》可在你手?此时马霁川便狮子大开口:开价两*金。范仲淹的《道服赞》
此前,他刚以两*金,
收购了范仲淹的《道服赞》,
十几年来,因为收藏,
他已耗尽万贯家财,
一直只进不出的收藏,
让他早已家徒四壁。
迫不得已,
他开始四处游说:有一幅《游春图》,
此卷有关,中华民族的历史,
万万不能出境,
谁为了多赚金子,把它转手洋人,
谁就是民族败类,千古罪人,
所有中国人都不会轻饶他!
经他这一宣扬,
马霁川不敢再私自卖国宝给外国人,
降价至两,可他还是拿不出,
着急万分,他一咬牙,
竟忍痛将自己住的宅子似园卖了!
这宅子可大有来头啊,
此宅原为清末当红大太监李莲英所有,
廊宇建造仿排云殿规模,
当年落成之日慈禧太后曾大驾亲临,
这个宅院要是搁到现在,绝对价值连城。
可当时就是这样一座豪宅,
还是不够换回这张稀世名画,
此时又是潘素出手,
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首饰,
帮他将《游春图》购得。
他何其有幸,邂逅了如此义气的她,
不论你的嗜好,不论你的所为,
只要认定你,就愿意用爱滋养你,
愿意为你义无反顾,在所不惜!
而他更是,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以一己之力,
阻止珍贵文物国宝流往国外,
为了这些稀世珍宝,他千金散尽,
件他收藏保护的顶级书画,
为使它们在战乱中不受损毁,
他曾不惜性命去保护它们,
实在让人难以想象他是怎么做到的!
可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到了新中国和平年代,
年,他竟然毫不犹豫地,
将自己珍藏30多年的顶级珍宝,
全部捐给了故宫,
陆机的《平复帖》,
杜牧的《张好好诗》,
范仲淹的《道服赞》,
*庭坚《草书》等8幅书法,
每一样都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张伯驹收藏的杜牧《张好好诗》
张伯驹捐赠故宫的镇馆之宝《游春图》
张伯驹收藏的宋代杨婕妤《百花图》,为现存最早女画家作品
张伯驹收藏的*庭坚《草书》
这是至今空前,日后亦难有,
人能出其右的捐赠豪举。
他在向国家捐献这八件珍品的同时,
还将另一件稀世珍品,
唐李白的《上阳台帖》,
通过统战部徐冰赠送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收到此帖,观赏数日,十分爱惜,
后于年转交故宫博物院珍藏。
视频:张伯驹收藏的宋徽宗题李白《上阳台帖》
电视纪录片《故宫》的策划,
紫禁城出版社社长章宏伟曾感慨说:张伯驹先生所捐献过的任何一件东西,
用什么样的形容词,
来形容它的价值,都不为过。
这些来自于他捐献的古代书画极品,
都已成了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而当时*府为此要奖励他20万元,
早已穷困潦倒的他却分文不要,
他说: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
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他不仅是天下第一收藏家,
还是集收藏家、书画家、
诗词家、戏剧家于一身的奇才名士。
他写的诗词虽未公开发表,但其诗词之好在圈内无人不晓。周汝昌曾下过这样的论断:以词人之词论,应以南唐后主李煜为首,以张伯驹为殿,
此后,很难再产生真正的词人之词了。
他本人亦擅长书法,
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造诣也颇深,
著有《中国书法》一书。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学者刘叶秋曾赞叹他的书法:书兼行草,圆劲挺秀,卓然大家风范,与画可称双璧,殊足珍贵。张伯驹画作欣赏
不仅如此,作为京剧票友,
就在他无偿捐赠书画的第二年,
还为了响应“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号召,亲自组织成立了“老艺人演出委员会”,并排练戏曲:
《宁武关》《祥梅寺》《马思远》。
做这些事情,他大有资格,大师余叔岩,平生只教了,
孟小冬三出半戏,李少春两出,
但教了他却四五十出,
他就此成为余派艺术传承的重要人物。
他为了推动中国京剧艺术发展,
还约同梅兰芳、余叔岩等人,创立了“北平国剧协会”。组织过一大帮名角,
举办当时轰动全国的河南旱灾筹款义演,
演出后不久,日本全面侵华,那次义演,也被称为“艺坛最后一次绝唱”。
年,他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戏曲排练中,
就像战乱时,不惜倾家荡产购藏文物一样,奋不顾身地希望,
挽回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只不过,这一次的努力却是徒劳的!
他排练的戏,很快遭到了攻击,
最终被打成右派,每天都要被游街批斗。
可对这些折磨,他却极其坦然,
笑一笑,潇洒不羁地说:“国家大,人多,
个人受点委屈难免,算不了什么,
自己看古画也有过差错,
为什么不许别人错我一顶帽子呢?”
他还教育自己的子女:一个人要热爱自己的国家,
这是大事,不能马虎;
除此之外都是小事,不必斤斤计较。”
他每天被批斗,
晚上依然故我,写诗作画,
只要提及自己的划右,
其他人不是愤愤不平,就是泪流满面。
没有一个像他这样泰然,淡然和超然的,这样散淡超逸的个性,正是他的硬度所在,不论时局如何变化,他都是这样,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过着淡然的生活。唯有一次,他低下了头颅,
那一天,
红卫兵将他收藏的卷轴丢到院里焚烧,年迈的他跪在火旁,不停哀求:
“要烧就烧我吧,
这可都是国家的宝贝,
烧了就再也没有了。”
可他的哀求,
没能改变他和国宝的命运。
年,他在被隔离审查了八个月之后,
从吉林省博物馆退职,
被送往吉林舒兰县插队。
但公社也拒绝收下这个已经70岁,
不会劳动还要靠公社养着的老头。
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
这个被拒绝落户的老人黯然返回北京,
北京的家早已被人占有,
只剩下一间10平方米的栖身之处,
他在北京成了一无粮票,
二无户口的黑户,
只能靠朋友的救济艰难度日。
幸运的是,
如此高龄的他挨过了那最黑暗的十年,
年他终于被平反,
此时的他尽管已是位八旬老人,
但他却没有停止奉献,
继续参加各种戏曲、诗词、书画研讨会,
想为他挚爱的中华文化再尽最后一丝力量,
但留给他的时间却不多了……
年,他医院,
被安排在一个嘈杂的八人间病房,
病房里的病人都患病严重,
人多嘈杂,既不利休息,又易交叉感染,
潘素提出要换个单人间或双人间,
有利于病人休息,但医院拒绝了,
理由是:张伯驹不够级别!
医院交涉,但依旧被拒绝。
过了两天,病房又死了一个人,
而他的小感冒竟转成严重的肺炎,
紧接着,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
年2月26日,
比国宝还珍贵的张伯驹,
竟然因为一个小感冒,
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他去世后,有人忍不住,
医院门口大骂:
医院知道张伯驹是谁吗?他是国宝!
你们说他不够级别住高干病房?
呸!我告诉你们,
他一个人捐献给国家的东西,
足够买下医院!
把那些住高干病房的人,都扒拉一遍,
看看哪个的贡献,能赶上张伯驹?
而此时不禁感叹,
民国四大公子中,
袁克文42岁忧郁而死,
张学良“西安事变”被软禁,
溥侗误入汪伪行列,做了汉奸,
遭世人唾骂,最终贫病而死,
唯他始终保持:
名士气节,名士风度、
名士做派,名士传统,
他才是生活在中国最后的贵族名士。
空城一曲风流尽,
翩翩公子成老者,
但先生好好,
文采无双,福慧双全,
传奇一生亦本色一生,
富贵一生亦清平一生!
他浓缩着现代中国的风云幻变,
书写着一代中国名士的爱国大德懿行,
这样一位一生为国宝永存神州,
一生不惜个人利益,只为国家,
做出非凡贡献的传奇人物,
我们真的不应该再忘记他!
年,
张伯驹逝世38周年,
他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
永远的致敬和缅怀!
视频:信而好古张伯驹
谢谢您的阅读
-end-
德国优才计划视频号邀请您的加入,这也是我私人朋友圈的首次开放,可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