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乡
的记
忆
—Memoryofhometown—
草原上有座美丽的城
谭春阳
很少有一座城市有着这样集大成的特征:它的面积相当于整个江苏省;是一个拥有十三个机场的地级市,也是一个拥有内蒙古人口最多的城市;它跨农牧两区,南部为农业,北部为牧业;它古代北卫直隶,近代与承德自成一省,现代又分属过辽宁和内蒙古;它既在东北,但也在华北;既在华北,但又被归为西部省份,纳入“西部大开发”的对象;它是公元前年红山文化的发祥地,又是辽契丹王国的都城。
它便是鄙人之故乡——赤峯(赤峰)。
赤峰市地图
它以一座通体红色的山峰得名,在蒙语中称乌兰哈达,蕴有“吉祥”之意。
赤峰红山
民以食为天。家乡特色食品,某种程度乃是对故乡思念最直观之承载,吃到故乡特产,味中所品,脑中所想,思绪便会不自觉地回到那个曾经的“家”,涌出的回忆也关乎那个“故乡”。袁枚一本《随园食单》写尽江浙沪美食,汪曾祺一篇《端午的鸭蛋》而使高邮广为人知;鄙人拙作不求所谓之名誉,亦不苛所谓之文法,在此谨碎言一二,以飨读者,亦为个人客居怀乡之慰藉。
故乡特产,以称“对夹”尤甚,餐馆中惟城南对夹最为有名。
城南对夹铺
对夹或呼为“东方汉堡”,最早可溯至清乾隆年间。对夹以烧饼外皮外用小米面或糜子面擦稣,涂以酥油,火烤片刻为主体,走刀大半形成开口,内夹熏肉或其他食材,外焦里嫩,酥脆香甜。肉类则分精肉与普肉,精肉以瘦猪肉居多,普肉则多肥大油大。
赤峰对夹
与肉夹馍相异,对夹面饼较小且酥脆,内夹单一食材,手抓即食,无需下汤。
除口福外,在外看到其故乡文化载体,胸中亦澎湃不已。文化乃为一地区积淀最好之呈现。赤峰存全国独一份的红山文化和契丹文化,新石器时代中红山文化代表属“天下第一龙”,现藏于国家博物馆,每至参观,不禁驻足长久。
赤峰红山
契丹辽中京(赤峰市宁城县)与辽上京(赤峰市巴林左旗)都城均位于赤峰。
辽上京遗址
辽上京都城地图
另,契丹族创立其独特文字,以汉字笔画为基,参汉字形制,增删笔画而成,是为契丹大字;后据回鹘文,结汉字笔画而成,是为契丹小字。然契丹文字并未沿用至今,随西辽灭亡而湮没于历史长河。
契丹文字
因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积淀和地理环境之限制,赤峰在全国地级市中并不出众,甚至有人闻所未闻。而它却将其流量加持至赤峰人,闫安、斯琴高娃(瑞士籍)、王丽坤、王珞丹等人,早已红遍全国。
康熙王朝“我孝庄”(斯琴高娃饰)
与人们对内蒙传统固有的刻板印象迥异,赤峰乃一座兼有农牧城区之城,出城驾车不久便是草原,节假日休憩,别有一番风味。
正如蒙古族歌手德德玛在专为赤峰所写《草原上有一座美丽的城》一歌中所唱:“草原上有一座美丽的城,那是我可爱的家乡赤峰;红山凝云霞,河水碧溶溶……”
赤峰城区
赤峰牧区
是啊,昔日之爱恨情仇,曾经之辉煌败北,过去之理想遗憾,均化为蓝色的记忆,融在草原头顶那蔚蓝的苍穹。你我皆知,过去已逝,无法再返,但那里仍有我们的至亲,仍有我们的回忆,我们仍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那里“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一弯碧水晚霞映,风吹绿草遍地花”,那里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那里,便是我的故乡。
回乡小记
法学姬彧
从1月2日到3月20日,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仅以此篇,记录这两个月的生活与感想。
年前的生活还是很轻松的,回到了半年未见的小城,见到了许多亲人和朋友。每天四处走一走,和朋友感叹自己不知何时已经成了小城的陌生人。
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是,当我爸爸来高铁站接我时,第一眼居然没认出来我。毕竟我已经留起了长头发,口罩和臃肿的围巾也遮住了半个脸,很是滑稽。
回来后的家乡一直没怎么下雪,只有一天傍晚飘了点小雪花,这让我有一点失望。那天正好我的一个闺蜜放假回来,便拉着我在大街上到处转悠。我俩漫无目的地走着,聊了许多。经历,成长,变化;事业观,爱情观以及人生规划。她告诉我,她和异地恋的男朋友分手了。理由是,觉得爱情好像是可有可无的。鉴于她之前就和我说过相关情况,所以我一点也不惊讶。人生漫长,很多时候我会羡慕拥有爱情的人可以有一个人相互倾诉与依靠,在学校见到许多情侣后更是如此。但后来我似乎又冷静了下来,拥有爱情的人生固然美好,但友情和亲情才是当下的我应该好好珍惜与享受的,比如这样一位无论恋爱还是分手,都把我当作第一个通知对象的闺蜜。
回来后一直想回高中校园看一看,但学校一直没放假,不许闲杂人等进入,便没去成。好几次和同学们站在学校栏杆外张望,看着学弟学妹们穿着被我们吐槽过无数次的校服,或者和熟悉的门卫大爷唠唠嗑。以及这个栏杆,这个被我们当作传输通道递过许多东西的栏杆。忘在家里的东西,来不及吃的早饭,周六晚上难得出校门买回来的麻辣串,土豆粉,奶茶,章鱼小丸子……当年这些“铤而走险”,“瞒天过海”的做法,居然成了最有趣的回忆。
然后便是新年。小城的年过的不是很有年味,可能受疫情影响吧,走亲访友的少了,只有大年三十街道上一扇扇紧闭的商店大门好像在告示着:过年了,店主人回家了。除此之外,倒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禁想起去年的新年,高三的我,年三十的下午六点还留在教室里自习。当时就是什么也没想,不觉得辛苦与遗憾。现在想想,真的是有点感谢当时的自己。
最后在家的几天,倒也没有去什么地方,或是见什么人,回乡前满怀期待的要把所有的朋友见一遍,最后当然是没有实现,但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还是见了不少的。
最后的最后,我又一个人踏上了回校的短暂旅途,寒假并没有想象中的丰富多彩,也并没有多么努力的去学习什么。就像你所思念的家乡或许永远只存在于思念之中一样吧,当真正回去时,很多事情都蒙上了一层陌生感。
不过,对我来说,回家更多的像是心灵沉淀的过程,在家里可以静静的思考很多东西,也可以不用思考很多东西。家里的很多亲戚都为我高兴,我似乎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但我知道,还远远没有。
回校的前一天,一个朋友还在问我要不要去学校看望老师。学校是去不成了,不过那时想起了高中一位老师说过的话:
经此一别,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法学普玛文静
向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