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拨开历史的云烟访抗日义勇军将士李维桢女儿
TUhjnbcbe - 2021/6/10 22:51:00

人物专访

李惠瑜,年出生于南方随父抗战的战乱年代。吉林抗日义勇*将士李维桢的长女。几经颠沛流离,于年7月随父亲回到东北。年毕业于舒兰中师,后又进修东北师大中文本科。先后就职于舒兰六中、舒兰电大等工作。年调到江苏省徐州市文化艺术学校任中文讲师。年退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徐州市心理学会理事。参与编撰《中国教育名言大辞典》等。

年9月26日,冯占海研究会四人采访了李惠瑜女士和她的弟弟李亚*先生。让我们跟随李惠瑜女士的回忆,一同走入那抗日烽火连天的岁月,一同走进那些如烟往事的回忆之中……

拨开历史的那片云烟

——访抗日义勇*将士李维桢女儿李惠瑜女士

文/任玉梅

年9月26日,吉林市冯占海研究会得知抗日义勇*将士李维桢女儿李惠瑜女士回舒兰老家参加舒兰*史办举行的冯占海将*抗战史料征集座谈会。我们冯占海研究会的几个人遵照远在北京的冯研会会长冯树棠老先生的指示,在副会长高绍盛的带领下,马上组织对李惠瑜女士和弟弟李亚*进行采访。就在当天,李惠瑜女士已经订好了下午四点返回徐州的机票。应该说这样突击采访无论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都显得仓促了一些。但是令我们没想到的是,采访异常顺利。李惠瑜女士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整理好的父亲材料,如数家珍。已经八十高龄的李惠瑜女士思维敏捷,提起父亲李维桢,说到激动处,激昂慷慨;说到动情处,亦是声泪俱下。短短的几个小时采访,她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带到了父亲李维桢跟随冯占海将*举起抗日大旗浴血白山黑水,又转战南方抗击日寇的血雨腥风的岁月里……李维桢于年出生于吉林市舒兰法特哈门村。在当地,半拉院子李家算是耕读之家,家风淳朴厚道,乐善好施,在十里八村的口碑特别好。李维桢从小读私塾,十岁时母亲病故,家道也逐渐衰落,一度辍学在家务农。李维桢从小聪慧机灵,后得娘舅接济,又得以继续读书。年,二十岁的李维桢正在吉林市毓文中学读书。而就在那一年,东北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日本的铁蹄践踏东北这块土地,而李维桢读书的毓文中学当然也受其影响。学校受日本人控制,对学生进行奴化教育,不让学生说汉语,必须改说日语。这对李维桢刺激很大,中国人不说汉语,以后还会是中国人了吗?他和几个进步的爱国学生在背后里窃窃私语。毓文中学离北山很近,他和几个同学常去那里滑冰,常常看见冰面上写着:“还我河山,把小日本打回老家去,“宁死不做亡国奴!”的雪地书。毓文中学离渡口码头很近,最让他受刺激的是,他目睹了日本人把当时抗日的进步人士抓到后,五个人一捆用铁丝绑上,然后扔到松花江里放“人排”。李维桢简直愤怒了,不能坐视中国人受日本强盗的侮辱和践踏。他想起了父亲给他讲的家事,当年,他的祖父因为阻挡日本人进村肆意横行,和日本人发生口角后,被日本人用马棒打死的。家仇国恨一起涌来,他和几个热血青年商议,书不能再读了,国难当头,必须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那时候,他们耳闻曾驻扎在北山脚下的东北*护卫团长冯占海率领的卫队团,已在永吉县的官马山举旗抗义了,他们决定投奔冯占海的抗日义勇*。在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李维桢带着几个同学,脱下自己的学生服,毅然投笔从戎!年11月,李维桢带着几个同学,在吉林市的周边开始寻找冯占海的抗日队伍。他们晓行夜宿,一路打听寻找。那时候已经入冬了,东北的天气奇冷,寒风针砭入骨,他们几个学生是偷偷跑出来的,穿的衣服非常单薄,寻了几个地方都没有找到,途中又误闯一伙匪徒帮差一点被劫持,有几个学生跑散了,李维桢带领着剩下的几个同学忍饥挨冻,从永吉到桦甸,又从桦甸走到蛟河,辗转三天三夜,终于在蛟河西部的大簸箕找到了冯占海的抗日部队,成为了一名抗日义勇*战士。冯占海看李维桢聪明机灵,而且有文化,就把他安排在骑兵连长夏云龙的部下当勤务兵。由于李维桢机智勇敢,又肯于吃苦,备受连长夏云龙的喜爱。在李惠瑜保存的资料里,有一份李维桢的回忆记录,记述了在一次冯占海率警卫连去拉林仓时,中敌设伏,被围困商会大院,危急之中,李维桢端起机枪窜上房顶,对着敌人的飞机一顿扫射。李维祯保护冯占海退至商会后院,他个子高,把冯占海托出院墙,接着自己翻出院墙,随后把一个黑色的大氅披在冯占海身上,背起他就往前面的一片隐秘的树林跑去,正好与前来接应的姚炳乾相遇,终于得以脱险。如今当地的老百姓还流传着一个口头传说,说冯占海是“黑熊转世,福大命大”。在这次战斗中,由于李维桢的机智勇敢,作战勇猛,很快由警卫员升为排长,骑兵团副团长。年7月,李维桢的骑兵团跟随冯占海率领的东北抗日义勇*攻克榆树后,部队又向东南撤离。就在撤退途中,在舒兰白旗屯西门外的小白屯发生了一场激战。在李惠瑜女士的回忆中,他父亲曾带她亲自去过那里,用手指着依然汤汤流淌的河水告诉她,这里就是当年白驿渡之战发生的地方。白驿渡是松花江流经舒兰白旗屯的一个渡口,两岸悬崖陡壁,江滩平缓,河流狭窄,河水很急很深,没有桥,只有一个渡口,需乘船过江。部队有两万多人,当时敌人围追堵截,天上还有飞机侦查轰炸。这里是李维桢的老家,他对这里的环境和老百姓都比较熟悉。他动员家里的亲戚帮助部队过江。在他的组织下,当地老百姓把家里的门板、木柜卸下来制成木排帮助部队渡江。他们一边组织渡江,一边还得和敌人周旋。白天钻柳条通,晚上趁夜黑马上渡江,部队过了七天七夜。宫长海和姚炳乾两个旅是先头部队,他们过江后为了掩护部队,多次和敌人发生激战,最后两个旅都被打散了。部队全部过江后,冯占海命令李维桢负责把打散的部队找回来。李维桢跑回舒兰法特的老家牵走两匹马,几经寻找,最后终于在黑林子的莲花泡、舒兰的亮甲山找到了姚秉乾和宫长海。而李维桢却被当地的地方武装“大排会”抓去了,就要枪毙。幸亏李家在当地的口碑好,被当地的老百姓以学生的身份把他保释出来,才得以脱险。李维桢脱险后,没在家里久留,骑上一匹马就去追赶大部队去了。战争考验着每一个人,李维桢跟随冯占海的部队从关外打到关内,经受了无数次战火的洗礼也日益走向成熟。他机智勇猛,可以双手打枪,有一手好枪法,冯占海也相中了这位猛将,最后升迁为冯占海将*的随从副官,负责日常钱款打理和信件管理,成为冯占海将*的一名得力助手。年1月,冯占海率部抵达热河开鲁时,被张学良整建制改编为国民革命*第63*,任命冯占海为中将*长兼暂编91师师长。由李维桢陪同到北京接受张学良颁发的委任状。编制后的63*遂参加热河保卫战,热河失陷后,张学良被迫下野,何应钦接任。蒋介石对冯占海这支由义勇*改编的东北*放心不下,令何应钦对冯占海63*进行清肃整*,点名清除了绿林出身的宫长海和姚秉乾二旅长,将其所部官兵甄别遣散。全*锐减为两万余人,实力削弱了近乎一半。六十三*属于张学良的东北*旗下,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所以部队处处受国民*嫡系部队的排挤,加之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策,使得六十三*全体爱国官兵在抗日的战场上总是受到掣肘,在战斗中,他们只能孤*作战,内无粮草,外无援*,部队给养都是问题。年,六十三*在河北高邑驻防,暂时休整。年李维桢被冯占海派往新加坡募捐。当李维桢带着募捐的钱款圆满完成任务回来时,他的岳母带着他的未婚妻金素贞女士从东北千里迢迢来完婚了。原来李维桢在夏云龙的骑兵团时,由团长夏云龙做主给他订了一门亲事。那时候东北已经完全沦陷了,在日本铁蹄践踏下的土地,家里实在没有能力保全一个姑娘不被日寇蹂躏。所以无奈之下,岳母把家里两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寄奉在一个亲戚家,当时岳父已经去世了,岳母带着一个五岁大的孙子(其父母也已经去世)领着女儿来千里寻夫了。李维桢非常感动,当年和未婚妻在河北高邑完婚。可是,等岳母把女儿安顿好,准备带着五岁大的孙子回东北时,七七事变爆发了,兵荒马乱的年月,有家难回了。至此,他的岳母,还有一个五岁大的孙子,加上李维桢的妻子,她们就随着李维桢在部队过着南征北战、漂泊不定的流亡生活。全面抗战爆发后,冯占海部91师奉急令参加永定河阻击战,防守最难守的固安城及其以北河岸。是役,冯占海91师损员六千余人。10月调往河南进行整编,缩编为两个旅,每旅两个团,兵力减为一万二千余人,由甲种师降为乙种师。奉令防守*河南岸及平汉铁路。年武汉会战,冯占海部受蒋介石借抗战消除异己之害,在惨烈的甘木关阻击战中,部队损员近万名,所剩不足两千人。冯占海从东北带出来老部下大部壮烈殉国,旅旅长王锡山将*不幸阵亡,冯占海受打击巨大,“股肱或亏,何痛如之!”也正是这场阻击战结束之后,冯占海意识到在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队里,他的部队官兵非嫡系部队,在战场上只能充当炮灰。冯占海伤感的对李维祯讲:“东北*的遭遇,是蒋借抗战报双十二之仇。我由九一八抗日开始到现在,打了这么多场仗伤亡两万多人,想不到落到今天这个结果。千程万里把你们带出来,弃父母抛妻儿,活着不能把你们带回东北,死的无有善后办法,我冯占海真是万分的对不起,我要牺牲一切来保住这剩下仟来人的生命。”言时伤痛落泪!第二天冯占海去南昌开会,李维桢给他安排好车辆,握手话别。从此,这位最早在东北拉起抗战大旗,矢志抗日的民族英雄仅带两名亲随副官,悲愤离职,壮志未酬,远走他乡。有什么能比英雄无用武之地更令人扼腕叹息呢?冯占海以此作为代价,换取了91师东北*的余部得以生存的筹码。91师余部遂被分散编入其他部队。冯占海这支东北抗日劲旅,就这样被当局一步步削弱、消耗、吞噬掉了。李维桢被分到23师补充团任连长。李维桢对国民**队早就深恶痛绝了,他从东北弃笔从戎后,一路跟随冯占海的部队南征北战,现在自己的首长离队后,他也决定不在老蒋的部队了,寻机离开。李维祯一边服役,一边做些小买卖,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年李维桢的大女儿李惠瑜出生了,一家人几经辗转,最后来到了河南南阳的留守部队。年,河南闹大灾荒,生活非常艰苦,当地的老百姓到处逃荒要饭。李维桢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冒着杀头之罪动用留守处有限的*饷给当地老百姓买种子,用自己全家的性命做担保,等秋后收成卖钱再还给他们。好在那年秋后当地的老百姓都偿还了。后来每每回忆这件事都心有余悸。年,李维桢的第二个女儿李恕瑜出生了,生活更是艰难。终于挨到了年抗战胜利。可是没想到,蒋介石为了抢占胜利果实,又发动了国内战争。他们多想回到东北老家啊,岳母留在东北的两个孩子不知死活,更是心急如焚。但是,关山迢迢。战乱频仍,他们拖家带口的,有家难回。那时候,蒋介石发动内战,他怕这批东北*跑到共产*的部队里,被共产*利用,别有用心,就在西安的西北新村成立了一个屯垦处。西北新村原是张学良买的一块地方,这时候改作东北*的屯垦处,只要是东北*,报出部队的番号就可以入住。年,李维桢又带着全家人来到了西安的屯垦处。在屯垦队,蒋介石成立编余*官队,当时在这里留守两千八百多人,根据自愿分编为*官队,行动队,交通队,工厂队,矿山队等八个部门,自力更生,解决屯垦队的给养问题。李维桢在这里成立了“东北同乡会”,都是东北老乡,大家互相关助,互相帮衬。他们非常了解蒋介石国民*队伍的黑暗,随着时局的发展,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共产*身上,相信只有共产*才能给他们一个光明的前途。终于等到了年,西安城解放了!东北三省也已经解放了。李维桢和留守的东北*看到了中国新的希望。“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支从“九一八”开始从关外打到关内的东北*,从吉林打到江西,从黑龙江畔打到长江流域,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终于可以回家了。年9月,李维桢带着一家老小踏上了回东北的漫漫归途。因为没有钱,李维桢和爱人把所有能典当卖钱的东西都换成了路费,辗转走了大半年,年7月,他们终于结束了长达十八年关内的流亡生活踏在了故乡的泥土上。李维桢决定解甲归田,回故乡舒兰法特。当时东北土地改革已经完成了。李维桢没有分到土地。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了,在李维桢参加抗日后,父亲作为“反满抗日家属”被日伪*抓到蛟河煤矿坐劳工,最后病死了。两个叔叔也已经离开了法特,当年李家的“半拉院子”早已没有了影子。当地*府分给李维桢一家一片高粱壕,他带领子女们开荒种地,一家人总算能够平静地生活了。可是在年全国开展“三反五反”的运动中,他被打成了“历史反革命”,被县公安局进行劳教管制。他们逼迫李维桢低头认罪,倔强的李维桢说“我参加东北*是为了打日本*子,我没向中国人开一枪一炮,我对中国人没有一点罪”。执法人员对他施加刑法,让他坐“喷气式”,他说“我对日本人都没有低过头,怎能在中国人面前低头”。由于他的“不妥协”,他一直受着不公平的待遇。那时他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了。三女儿李宝瑜出生了。那个被岳母带到关内从小失去父母的孩子一直跟随李维桢一家生活,取名李冠*,年自己的儿子出生了,取名李亚*,一家人的生活极其艰难,他默默地忍辱负重。中秋节,别人家都在家过节,他却被指派给当地*烈属家干活,给法特公安部门家属掏炕抹墙。凡是最脏最累的活儿,都分给他干。修“永舒榆”灌渠,他连续地下打井十八天,最后上来的时候整个人都瘫痪了。也就在那时,他原本在部队留下的胃病更加重了。他的子女们在当地也备受歧视。但是他告诉孩子们,不管别人对我们怎样,我们都要挺起腰杆做人,因为,爸爸没有做任何对不起良心的事。几个子女都很听话,在学校的学习都非常好。年的一天,他无意中看到一张报纸得知他的老首长冯占海现任吉林省体委主任了,他非常兴奋,当晚给老首长写了一封信。信中只有一事恳求他的老首长给当地*府写一封信,证明他抗日无罪。后来经过组织部门的调查核实,认定李维桢无罪。年他以爱国民主人士的身份加入舒兰市*协,并担任社会人事组组长。李维桢矢志不渝的坚信共产*,坚信共产*领导的新中国。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证明,当年跟随冯将*抗日,穿过那些枪林弹雨,饱受艰难困苦的东北*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他们一个清清白白的身份,让他们能够在亲人面前,在社会面前抬起头,堂堂正正地做人。年,李维桢积劳成疾,胃病再一次发作,最后确诊为胰腺癌。年去世,时年56岁。时间像一条浩瀚的长河,经过岁月和风尘的洗礼,历史,终于拨开那片云烟。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年12月8日(初稿)年2月10日(经惠瑜女士勘正,二稿)年3月15日(经冯树棠老先生勘正,三稿)

(接受采访中的李惠瑜女士,现年81岁。)

(冯研会采访人员和李惠瑜女士、麻竹安女士等合影留念)

(笔者和采过的两位女士麻竹安、李惠瑜合影留念)

(两位抗日义勇*的将士后代麻竹安女士和李惠瑜女士亲切会面)

(两位抗日义勇*将士的后代亲切交谈)

(冯占海的三子冯树棠老先生与李维桢的女儿李惠瑜、儿子李亚*在北京家中合影留念。)

(李维桢将士的四个子女:左起儿子李亚*,次女李恕瑜,长女李惠瑜,三女李宝瑜)

编委会

会长:冯树棠副会长:高绍盛

采访人员:高绍盛张俊敏

任玉梅

采访对象:李惠瑜女士

李亚*先生

执笔:任玉梅

平台制作:岸芷汀兰题图摄影:白兰

青山埋忠骨黑土铸英*——记吉林抗日第一人冯占海将*/任玉梅

不能忘却的记忆——访抗日义勇*将士麻景海女儿麻竹安女士/任玉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拨开历史的云烟访抗日义勇军将士李维桢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