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第期
文本中的情怀
线上交流文字稿
??栏目负责人:由春秋
主持人1(工作室一群):刘玉芳
主持人2(工作室二群):刘萍
诗意语文工作室三群:专人负责转发
??嘉宾
嘉宾1:范震
嘉宾2:李莉荣
嘉宾3:秦淑芬
??交流时间
年3月20日周六晚
一群7:00二群7:30
??交流地点:
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一群、二群。
一群主持人:刘玉芳
刘玉芳,吉林省舒兰市第六中学校教导处主任。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先后被评为舒兰市示范课教师,舒兰市优秀教师,吉林市骨干教师、吉林市“十二五”先进个人,吉林市第三届“百名科研之星”教师,吉林市年度师德先进个人、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工作者,全国基础教育科研骨干称号。
二群主持人:刘萍
刘萍,董一菲诗意语文高中部编辑,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西川中学(高中部)语文教师,曾先后获得先进工作者、骨干教师、优秀辅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在教育这条路上用一位母亲的责任与情怀,像阳光雨露滋润万物般将爱心传递,在践行诗意语文的路上,扬帆直上!
主持开场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诗与文都是一种情感的载体,无情不成诗,无情不成文。透过缕缕墨痕,我们有幸跋涉过历史的长河,去看那些文人的喜怒哀乐,去赏那些迷人的春花秋月,去品那些人间的悲欢离合。今天我们将通过三位老师的分享,去深切体味那文本中的情怀。
主持词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可如果深入研究本文,你会发现,想要真正悟透本文的情感,却又是难之又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范震老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体悟“今人”王羲之的积极人生。
1号嘉宾范震
范震,长沙外国语学校高中语文教师,曾荣获市级优秀青年教师、市优秀共产*员等荣誉称号。他任教高中语文十二年,坚持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用语文培养学生诗意人生。
教学背景:
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名气很大,它在书法上的成就地位,超越了它在文学上的名气。可如果深入研究本文,你会发现,想要真正悟透本文的情感,却又是难之又难。其实,这篇课文之所以教学难度大,关键就是难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作者积极的人生意义。很多师生认为只能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等只言片语中略微感受,其他内容,踪迹难寻。
今天笔者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王羲之积极的人生意义。利用对比法,重组《兰亭集序》中“古人”“今人”“后人”之间的关系,以此悟透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今人”的人生境界。
巧用对比法妙解人生意
——解读《兰亭集序》中作者的人生态度
范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文字中解读作者情感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对比法,正确解读作者积极的人生意义。
3、学习作者不屈于流俗,坚持积极人生态度的高贵品质。
4、通过学习本文,提高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利用对比鉴赏,正确解读作者积极的人生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王勃说:“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当“四美具,二难并”的畅游之乐,乐到极致,可作者却忽而又痛苦不堪,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作者真的是痛苦不已,在人生抑郁之中结束全篇的吗?让我们阅读第三段文章,感悟作者的人生痛苦。
二、解析文本,感悟“痛”情
导言:古人讲究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请同学思考,王羲之乘兴之时想到了什么,以至于悲痛不已,难以自抑?
1、“痛”情缘起
明确:
(1)人生短暂之痛。“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不知老之将至。”
(2)虚度人生之痛。“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世事无常之痛。“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4)生死无常之痛。“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难句解析
王羲之为何呼喊出“死生亦大矣”?
明确:社会动乱、门阀盛行,社会贤士对人生无奈以至失望,看淡生死,甚至无视生死,一生碌碌无为、虚度年华。王羲之面对此种现状,大声疾呼——生、死,是宇宙中生命的一次奇迹,不去努力,何苦来这世上一遭呢?人生可贵,敬请珍惜。
总结:人生之痛,更是时代之痛,让我们诵读本段,体会作者的人生痛感。
三、超越时空,通达古今
导言:当我们还停留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悲痛中时,王羲之却已经超越时空,纵横古今,思考未来。我们一起赏析第四段,体味作者穿越时空的悲情。齐读第四段。
1、探求古今
刚才老师讲到,王羲之已经超越时空,纵横古今,思考未来。我们来看看,这一段讲了哪几种人?
明确:古人、今人、后人。
上节课我们讲到,作者情感在这里由痛转悲,文本中如何表达?
明确: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我们就这句话,来一次快问快答。
2、快答解情
(1)今人视古人,有何感慨?
明确:悲夫!
(2)因何而悲?
古人“一死生、齐彭殇”,今天依然如此,怎能不悲?
(3)后人视今人,有何感慨?
明确:悲夫!
(4)因何而悲?
今人悲古人“一死生、齐彭殇”,今人却依然如此,后人如何不为今人感到可悲?
(5)照如此发展,看来我们只能“一代今人悲古人,无尽后人悲今人,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了。可是你觉得这篇文章是这样的吗?
明确:否定。
让我们进入对比阅读,赏析为何到了本文,情感发展已不是这样。
3、对比阅读。
第一句与第三、四句对比鉴赏。
对比展示:
今人观古人后人观今人
兴感之由——文章录其所述——文章
若合一契——情感一致其致一也——情感一致
不能喻之于怀亦将有感于斯文
(有感伤、难释怀)(有感触、有思考)
(1)这里与前面的感触为何不一致了?
明确:今人读古人,均是怀“一死生,齐彭殇”的心态,情志一致,不知情从何处起,故而只能莫名感伤。
而后人看我的文章,应该能感受到我积极的人生态度,已有所得,故而心有感触。关键是不再是读其他人的文章,而是读我的文章,感悟我的人生态度。
(2)“我”有什么态度?
明确:因为我知道——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是啊,当我已经意识到时代的痛点,时人的局限,并加以告诫。后人读之一定心有感触,勉励自己,跳出无穷无尽的命运悲剧之怪圈。
此时,我想王羲之的内心一定有一句话在反复回荡,“我想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因为有了我,让这个世界,而有一点点的不一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四、结束语
死生亦大矣!当我们无惧生死,与命运的车轮抗争,那我们的生命之花,终将开的灿烂。最后,让我们阅读这段经典的文字,勉励自己,砥砺前行。
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四、板书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人生短暂
虚度人生古人
痛世事无常悲今人感:积极
生死无常后人
主持词:
人生难免困顿,有人选择随波逐流沉浮于世,有人选择我随心想固守本心。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毅然选择归隐。归田园,与其说是归“乡下田园”不如说是回“精神家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陶渊明那令人艳羡的平淡惬意的生活,触摸他愉悦自由的灵*。
2号嘉宾李莉荣
李莉荣,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能手,现任教于*实验中学。寸心拳拳育桃李,且让春风沐少年。余生时光,愿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仁结伴,做一个有趣的语文人,在教育的道路上采撷更多诗意和芬芳。
开场白
尊敬的一菲老师,亲爱的家人们:
晚上好!今晚我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文本中的情怀之《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陶渊明的诗歌质朴而自然,充满着一种山水情怀,这与他“爱丘山”的本性相契合,与他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襟怀和意趣相统一。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他说“论怀抱则旷而且真”,主要表现在他骨子里的山水情结和外因作用下闲适高远的追求上。他常以清新之景、清新之物写清新之境,抒发其对山水的依恋和渴望,又恰到好处地把主观情感融入到客观物镜之中,向世人传达一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情怀。
陶渊明的山水情怀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李莉荣
1.熟悉陶渊明其人、其诗,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2.体会陶渊明山水田园诗歌特点及情怀,认识其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尝试进行创作,提升写作水平。
3.阅读相关资料,展开交流和讨论,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理解诗人面对人生困境仍坚守理想的高尚品格,能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其时代意义和历史局限。
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创设情境法
1课时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朱光潜在《诗论》这样讲述陶渊明:陶诗的特色正在不平不奇、不枯不腴、不质不绮,因为它恰到好处,适得其中;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它一眼看去,却是亦平亦奇、亦枯亦腴、亦质亦绮。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是“化境”,渊明之所以达到这个境界,因为像他做人一样,有最深厚的修养,又有最率真的表现。“真”字是渊明的唯一恰当的评语。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陶渊明的诗歌《归园田居(其一)》感受诗人的“真”性情。
二、解析标题,寻找诗眼
《诗经》云:“之子于归”,“归”意为女子出嫁,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找到归宿。那么诗人的归宿又在哪里呢?
标题中哪个字最关键?明确:“归”。
围绕“归”字,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可以明确: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全诗共20节,前八句着重写了归园的原因,中间八句描写了田园风光,后四句写了归后之感。
三、诵读诗歌,体会情感
古人云:古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诗歌,另一名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2.学生集体诵读,教师加以点拨;
3.以笛子名曲《姑苏行》作为背景音乐,师生深情诵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四、研读文本,鉴赏诗歌
(一)归向何处?(田园,齐读中间八句)
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具有什么特点?请抓住诗中的几组意象想象画面,进行分析。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炊烟/狗吠/鸡鸣这八组意象,诗人捕捉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勾勒出一幅淳朴自然、宁静安谧的乡村图画。景语皆是情语。对诗歌意象的把握一方面要注意景的因素,另一方面要注意情的因素。
教师追问:描写田园风光的句子中,你最喜欢哪两句?试着多角度进行赏析,从中可以品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分享,教师启发,点拨,追问,总结)
教师总结:诗人用远近结合(视觉)、以动衬静(听觉)、白描(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我们可以看出诗中描写的农村景象普通平常,那么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因为作者倾注了感情,田园因被注入情感而变得诗意盎然了。找一位学生从景物中品出作者的情感,通过诵读展现给大家。
教师追问:陶渊明这首诗写得景美,情更美,在诗人眼中田园充满生机,恬静怡人,他的内心喜悦而满足。请问同学们,你们乐意生活在这样的田园之中吗?(学生思考片刻,回答“不乐意”“体验几天还可以”)
(二)从何而归,为何而归?
1.结合初中所学《归园田居》(其三)和《五柳先生传》以及教师补充的资料可知陶渊明归园后的生活。教师明确:贫穷、艰难,不能自给自足,甚至一度去乞讨食物。
2.在“出仕”与“归隐”问题上,青壮年时期的陶渊明有过多次反复,他之所以再三出去谋求官职,一是因为家境不好,二是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影响,要求他在社会上有所作为。而从彭泽县令任上的“逃离”,是他与仕途彻底决裂的开始。诗人仕途不得志,抱负难以施展,他厌倦了官场如“羁鸟”“池鱼”般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归园田”。《归园田居》是诗人仕途生活的结束,躬耕生活的开始。在这以前,陶渊明半官半隐,只有心归,没有身居,那么造成诗人毅然决然,身心皆归田园的原因是什么?
3.齐读前八句,找诗句中的词概括归园之因,提炼四个原因:性本、误落、思恋、守拙。
4.从哪里回归田园?(官场,对官场厌恶、悔恨)
5.“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为什么不是“欣然归园田”?“守拙”在诗歌中的体现?谈谈你对“守拙”的理解?(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守拙就是固守节操,不忘初心,独善其身,精神回归,是宁可乞食也绝不与黑暗现实苟合。守住心中的愚拙,向往自己的田园。
(三)归向何处?
1.作者归去如何?请在诗中找出蕴含作者情感的诗句,并分析作者的心情。
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学生集体诵读,注意语调要轻快、喜悦)其中“无尘杂”、“有余闲”、“久”、“复”这些词语反映出作者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生活后自由、安逸、喜悦的心情。由此可见,作者的理想追求是简单、淳朴而高尚的。
教师明确:解脱、释然,冲破牢笼回归自然后一身轻松。从悔到乐到最后的解放与释然。诗人情感起伏变化,让我们再一次在诵读中加以体会。
2.分角色读。前八句男生读,中间八句女生读,最后四句齐读。
五、设置情境,加深理解
假如你是陶渊明,在“出仕”和“归隐”之间你会选择什么?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言之有理。(这道题是一个开放式话题,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当我们在面临选择时是否应该像诗人一样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六、知识延伸,课堂小结
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有一段话评价陶渊明:“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陶渊明从官场归来,隐居田园。在舍与得之间,诗人不虚伪、不造作、遵循本心,返璞归真,不慕富贵,自由洒脱。他不仅创作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诗歌,更以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及伟大品格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七、手写我心,师生共情
读一首诗就如同与作者对话,穿越前年与陶渊明倾心对话的时候我已是情不自禁,写下一首小诗与大家分享:
不如归去
你是一朵野菊
长在东篱
身向南山倚
你是一只归鸟
徘徊丛林
心恋着旧栖
为什么离开?
心为形役的日子
就是一种熬煎
迷途还未走远
性本就爱丘山
为什么归来?
田园在向你召唤
多少次
你身处田间
看那炊烟袅袅
笑得一脸灿然
不如归去
回首处
云淡风清
倦鸟已还
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养成动笔练习的好习惯,记录你的所思所悟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课后,请同学们将今天学习的感悟用诗歌的形式进行表达,不论长短,写出真情实感,我们在班级诗歌朗诵会上分享。
八、板书设计
结束语
古人说,文如其人,诗亦如此。陶渊明诗歌的总体特征是清新自然、冲淡古朴、物我浑融、富有真趣,而且他的诗重在写心,即骨子里的山水情怀的自然流露。陶诗中的景物在描绘过程中往往被人格化,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形式上也体现朴实无华的特点,意境渺远。在这首《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寄寓的是一种与山水一样平实的情怀,是一种与山水一样高远的情怀,透过山水意境情结,我们看到的是诗人不慕荣利、回归自然、朴实真诚,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滋养了这种独特丰富的山水情怀。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诗歌教学中,我们要知人论世,缘景明情,塑造历史视野,培养人文情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爱上语文,学做真人,做有真性情、有诗意的人”。
感谢大家的聆听,祝大家周末愉快!
主持词:
郁达夫笔下的秋景秋情朴素真切动人,平实质朴的文字流淌着深沉的艺术魅力,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无关风月,心有山河。郁达夫以诀别之心,选悲凉之景,诉爱国之情。.今天就让我们在秦老师的指引下赏如画秋景,品如酒秋意,悟如海求情。
3号嘉宾秦淑芬
秦淑芬,任教于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潜心钻研教材,认真研究教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抓住每一个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活动,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开场白
尊敬的一菲老师,亲爱的诗意语文的家人们,大家晚上好!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年8月创作的散文。本文用深情的笔墨描绘了五幅秋景图来突出北国之秋“清”“静”和“悲凉”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故都深深的眷恋、挚爱。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更是中国文人的秋。在教授《故都的秋》这一课时,我进行了精心设计,环环相扣,凸显思维梯度。
一曲悲凉的颂歌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秦淑芬
1.赏秋景美如画。
2.品秋意浓如酒。
3.悟秋情深如海。
(3分钟)
进行“飞花令”的活动,让同学们说出带“秋”的诗句。
(导入的设置对一堂课而言至关重要。它需要有爆发力,能迅速点燃课堂,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这个导入设计不仅能体现文本主题,还能充分调动学生诗歌知识储备,活跃课堂气氛,打开学生思维。)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小院清晨,秋槐落蕊,秋有味。
今天我们就跟随郁达夫走进饱含北国秋味的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把带“秋”的诗句进行概括总结,由“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引出《故都的秋》“小院清晨,秋槐落蕊,秋有味”。《故都的秋》就是饱含浓浓的北国秋味的,优美的语言,整齐的句式,这一设计巧妙地突出了重点------北国秋味。)
(8分钟)
赏秋景美如画
1.细读课文写景部分,就任一画面进行赏析,思考作者是如何体现秋的特点的?
2.本文的主旨历来有争议,是颂秋还是悲秋?结合文本,请说出你的理解。
(学生要细读文本,沉浸词语之中,认真研读,作者写景是如何体现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基础。在字里行间行走,认真分析,思考主旨是颂秋还是悲秋?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既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深化学生思维。)
(5分钟)
1.单数组分析主旨“颂秋”,双数组分析主旨“悲秋”
2.讨论交流,补充完善。
(思考的两个问题只需要讨论第二个即可,对主旨的探究包含了第一个问题对画面的赏析。这样不仅能突出重点,还节省了时间。明确单数组一、三、五、七组的同学分析“颂秋”,双数组二、四、六、八组的同学分析“悲秋”,在有限的时间里讨论一个方面,这样学生可以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12分钟)
百家争鸣,各抒己见
辩论赛(颂秋?悲秋?)
1.每组推选一名同学发言。
2.其他同学可以做补充。
(在讨论之后的展示环节,采用辩论赛的形式,一方是颂秋,一方是悲秋,进行现场争辩。这个环节突出两个词“颂秋、悲秋”,问题集中,切入点小,引导学生深挖文本。在争辩中,也对文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适时点拨指导,让学生缓慢深情的朗读,品味作者情感。)
品秋意浓如酒
秋
故都的秋
本文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但同学们要注意限定词是“故都的”,这是故都北平的秋。北平是中国的首都,是最能代表中国的地方。作者没有详写北平名胜“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而是写了小院的清晨,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蓝色的喇叭花,秋槐的落蕊,家家户户都有的家虫,处处生长的枣树,还写了北平的大碗茶,北平人纯正的京腔京韵。这些才是北平最实在,最典型,最平常的秋天,是每一个北平人的秋天,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秋天。一声故都,一生挚爱。故都的秋饱含作者对故都深深地眷恋、挚爱。
悟秋情深如海
秋
故都的秋
郁达夫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故都的秋,有淡淡的忧伤,有浓浓的悲凉。这与他个人特质有关。他,幼年丧父,贫困的生活赋予他诗人的忧郁特质。他,17岁留学日本,饱受异族欺凌,屈辱的日子赋予他作家的忧伤情怀。他,壮年时期飘零南洋,北望中原,苦难的祖国赋予他战士的忧患悲凉。由于国民*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从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撤退到隐逸恬淡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至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悲凉不只是他眼中的秋景,还有他悲凉的心境,悲凉的人生态度。
悲凉还是他家国情怀的体现。他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当翻译,他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年,中央人民*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故都的秋,悲凉的秋景里饱含了多少郁达夫对祖国深沉的爱啊。《故都的秋》写于年。当时国家动乱,两年后北平沦陷。郁达夫不远千里来到北平,这相思了十年的故都,看了最后一眼的故都的秋。夏衍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必胜的精神支柱。”刘海粟在《漫论郁达夫》中说“郁达夫是中华大地母亲孕育出来的骄子,是本世纪最有才华最有民族气节的诗人,爱国是他一生中最突出的倾向……”悲凉还和郁达夫的审美取向有关。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些“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所以《故都的秋》描绘的北国的秋特点是“清”“静”“悲凉”。
悲凉和中国文化传统有关。中国文人“自古逢秋悲寂寥”,可见悲秋是文人墨客挥之不去的情结。文中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彻底。”所以北国的秋就着上了一层悲凉。这是中国文人骨子里的悲凉。《故都的秋》里还运用中国古典文学常用的意象“蝉”“蟋蟀”“梧桐”等,也体现了浓厚的中国味道。《故都的秋》又是所有中国文人故都的秋。
年,山河分裂,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郁达夫又如何不为之担忧和焦虑呢?故都的称呼,实是一种即将沦为亡国奴的悲鸣,一种惨厉的呼号,一种撕心裂肺般的悲怆!故都所透出来的文化意蕴,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宁静的诗意美,此时此刻无不笼罩在一种萧索凄清的秋意氛围中。正是对祖国命运的担忧,使郁达夫愿意将他的生命献给祖国。
读文章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选两名朗诵好的同学,深情诵读,全班同学齐读一遍,老师再读一遍。通过反复吟诵,营造气氛,让学生沉浸其中,更好的体会作者愿意用生命换秋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这段文字不仅让人读出了作者的眷念和挚爱,更让人读出了一种誓与之共存亡的悲壮和凛然。
正因为有这样的情怀和风骨,才有年被日寇秘密杀害于异国他乡的慷慨和无畏。
(老师慷慨激昂的朗读,让学生感受郁达夫那种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
(3分钟)
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
细读文本,在文本中行走,需要执着不悔的精神方能开掘出语言的通途,继而发现世界,通达自我。
1.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来得(),来得()。
2.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尝不(),赏玩不到()。
3.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的天色,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的日光
4.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也没有,()也没有,只能感出()()()的触觉。
5.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下得有(),下得更()
(最后巩固的环节,回到文本最根本的文字。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要在汉语里出生入死,在咬文嚼字中体会,在反复斟酌中提高。细读文本,一切都在字里行间。)
结束语
读书是学习,读书是充实,读书是体味文化,读书是回顾历史,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读书是思想的驰骋,读书是与前人会心的交流,读书是自我灵*的感悟。今天我们深入文本,静心设计教学,明天我们的内心依然芬芳,走向更远的远方。感谢您的支持和参与,我们下次再会。
本期责编:叶婷婷
执行主编:崔卫东
栏目负责人:由春秋,刘银星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