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刊头题字姚景林第期
四月野菜鲜□郭纯学刚迈进4月的门儿,市场上便有卖大地野菜的。你看,小根蒜、婆婆丁、荠荠菜、柳蒿芽儿,都开始闪亮登场了。这可绝不是大棚里种的,纯粹的野味十足。那白净净的小根蒜,发红的叶须上面还干巴着呢;婆婆丁也是刚拱出嫩芽,就连根都剜来了;那紫红色的柳蒿芽儿瞅着更是可怜,像炒熟的小虾,只不过比小虾略大一点儿;还有那些荠荠菜,也是刚要伸展开腰肢。卖野菜的妇女说,”这野菜刚出来,很少,满大地像找绣花针似的,俺们跑了一上午,才挖到这么点儿!”
望着眼前清新的野菜,小时候挖野菜的情景历历在目……
那时,当早春的信息刚浓郁着这片原野,诱人的野菜像闪烁的晨星,像美妙的音符,于是,人们便挎着小篮子去野外寻觅。
清风拂面,荒坡上、野地里、小河边,一双双圆溜溜的眼睛读着这春天的小诗。也许,野菜太过于普通,但普通中却又那么耐人寻味!当你从它们头顶迈过的时候,它们竟然与你捉起了迷藏。只有诚心俯身蹲下来,才会惊奇地欣赏到,那刚露出一点儿红绒绒缨子的是小根蒜的秀发,像个羞答答的新娘子。哦,婆婆丁仿佛朦胧诗一般隐藏在野地枯干的荒草中,你需要认真仔细地去读。功夫到了,便读到了“诗眼”。其实,小根蒜、婆婆丁就在你的身边,你得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看来,“肤浅”的人是看不到的,你得对它有“深刻”地认识。说起来,那滋味既苦涩也充满了浪漫!柳蒿芽儿刚下来时,一般都长在河两岸或河滩的草丛里,紫红色的根儿很好辨认。挖野菜不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还一边挖一边静听,在那清亮亮的河边上,传来了奶声奶气的“柳蒿芽儿,架锅炸,老太太吃了香掉牙”的古老童谣……
过去野菜多,早晨干农活儿回来,随手就在地头地脑的挖一把婆婆丁或苣荬菜,到家炸点儿鸡蛋酱就饭吃,也觉得苦中含有一丝甘甜。
现在,春风万里,春雨滋润着复苏的土地,这野菜就大量下来了。去挖野菜吧,连踏青都有了。挖多少不说,为的是那份净化的好心情,怎一个“鲜”字了得,弄得你在淳朴的乡间东跑西颠的,挺高兴。挖野菜的人,心中都装着不尽的快乐,当身影溶进晚霞里,餐桌上又多了一道醉人的风景。
人们说,“为啥过去的婆婆丁、苣荬菜那么苦哇,现在却没什么苦味儿了?”
是啊,如今富裕了,大鱼大肉人们都吃腻歪了,以前人不愿吃的婆婆丁、荠荠菜、苣荬菜等野菜,现在却都当成了好玩意儿,人们大开胃口,吃得那么香,因为,那是咀嚼清香沐浴春光的滋味儿。
作者简介
郭纯学年生,永吉电视台副高级记者,现退休。系永吉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等。在《新华书目报》《新老年》《吉林日报》等国家、省、市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多篇(首);其散文《我与电影情缘》、诗歌《金鸡百花醉江城》荣获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征文二、三等奖;并有《老尹的二人转“说口”》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书画经纪》《吉林文笔·诗歌卷》《吉林市文学作品精选·散文卷》等40多种选集;出版《采写散记》《新闻片羽》《绿色记忆》《带露珠的草叶》《郭纯学散文》5部散文集。创作成就被录入《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等。咱们村
年2月11日创刊
咱们村地球村-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无论是身在天涯海角,还是远在异国他乡,《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编辑孙青艾
《咱们村》编辑部投稿邮箱